北师大二附中官微

二附中校友基金会

教师的专业成长
——记"说课与听说课"活动 

教师是学校的核心竞争力,促进教师发展是学校的核心任务。为促进教师专业成长,2022315日,我校以《教师的专业成长—说课与听“说课”》为主题,举办了教学交流与学习活动。活动由副校长相红英主持,全体教师参加。 

相校长谈到本次活动是我校教师参加北京市中小幼第三届“京教杯”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培训和展示活动后的一次分享,本次比赛中我校青年教师表现出色,姚文、郭方奇、郑颖、刘力菀、张永鑫、周啸然等6名老师获得一等奖,罗建勇老师获得二等奖。今天的交流与学习活动聚焦教师的专业发展,围绕“说课展示、专家引领、成长故事”三个环节,以青年教师的参赛经历、体验和思考作为鲜活的学习素材,以专家视角引领全体教师共同赏析单元教学设计。

本次分享活动中,语文组姚文老师以《文明的纽带——汉字汉语主题学习》为题,针对单元课内容,对单元主题的名称、整体设计思路与课时安排、主要教学过程与教学反思等内容进行了精彩的说课展示。

语文教研组组长陈立今老师从学科专家的视角,带领老师们从四个维度赏析单元教学设计,概括为“四个看”:一看对标定位。审视教学目标设定是否符合任务群意图。一个好的教学设计要先明了学习内容从属于哪一个任务群。二看核心设计。强调学习任务情境化、学习目标阶梯化、学习方式活动化、学习过程分区化。三看主体感觉。关注学生探索起点的兴趣程度高低;探索过程的自我价值实现程度高低;探索结果的收获程度高低;四看评价意识。改变评价模式,由“结课测试的单一评价”变为“过程参与的多维度评价”。

外语组刘力菀老师以《大观念引领下的教师专业成长故事》为题,结合自己2021年“京教杯”比赛的经历,围绕教师的专业化成长,分享了自己经历的“勇敢尝试-理论学习-积累的价值-团队的力量-专家的指导-任务的驱动-收获的喜悦”的成长故事。

    活动中语文组张丽华老师,生物组张永鑫老师,外语组叶施宏老师,化学组方圆圆老师现场分享了自己的感想与收获,老师们共同的感受是教师的专业成长需要加深对学科本身的认识和理解,注重学习和积累,敢于尝试和挑战。

活动最后,相校长在总结发言中谈到,每个人都希望自己是探索者、发现者和创造者,教师的专业成长在个人层面,其核心是要拥有成长的心态和自律的行动。在学校层面上,则要通过目标引领、任务驱动、资源助力、分享激励等方式激发教师自觉,促进教师成长。结合以上发言,王华校长引用朱永新教授《新教育》一书中提到的教师专业发展的三个模式即“专业阅读、专业写作和专业发展共同体”的观点,鼓励老师们不断学习积累、梳理总结、分享交流,从钻研一节课开始,不断前行、攀升和飞越,实现自身的专业发展。

本次教学分享活动展示了我校青年教师的风采,进一步激发了青年教师提高育人实践能力和课堂创新能力的意识,对教师在课程改革的实践中研究新课程,更好地把握课程的价值,提高专业素养,加强教学基本功和课堂实践能力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教学处

2022318

支持键盘← →键翻阅图片